【年会2013】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2013年年会

 
会 议 纪 要
 
2014年3月26日,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2013年会暨十周年庆于华东师范大学新逸夫楼报告厅举行,270多位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会期一天。本次年会为协会成立以来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学术氛围浓厚,气氛热烈和谐。
会议由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秘书长王欣主持。上午会议主要内容:张伟江会长向大会作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协会工作计划报告;协会对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项目和锦江礼诺士专修学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东方教育评估事务所通过认可举行颁证授牌仪式;上海纽约大学俞立中校长和市教委苏明主任分别作专题报告。下午,各专业委员会研讨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并分别邀请专家在分组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一、张伟江会长作2013年协会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报告
张伟江会长首先对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表示感谢。他说,协会十年来取得的各项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和诸位长期来的热情关怀和支持,离不开协会广大会员和各专业委员会开拓进取和积极努力。协会十年探索、十年发展、十年成长,扩大了工作面,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社会影响力,而在今圆满完成2013年度工作后,又迈进了下一个新十年的历史发展时期,协会将面临新工作、迎接新挑战。
张会长回顾了协会2013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褒扬。他从八个方面进行工作总结:成功召开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2012年年会继续实施教育评估机构资质认可工作;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工作;调整完善协会的专业委员会建设;努力发挥协会的专业服务功能;加大力度开展协会官网建设;支持和帮助各专业委员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和协会2011年财务状况。
对于协会的今后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张会长指出,协会将注重发挥其在教育领域内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保障作用,进一步做好为政府、为社会、为广大会员的专业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教育评估市场监督和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努力提升协会成员的实务能力、科研水平和专业服务意识。细化到2014年的协会工作,张会长提出了如下十项计划:鼓励并支持会员单位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加强“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网站”建设;启动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专家库建设;指导和帮助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指导和帮助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继续开展教育评估机构资质认可试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协会承接的委托项目;拓展教育评估专业化培训的领域;争取通过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和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同行交流。
    最后,张会长希望协会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继续发扬团结合作、高效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集思广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为上海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作《创新合作模式,确保办学质量》报告
俞校长报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改必须要有探索的精神,改革的勇气,目标是要办出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学和有特色的学校,登上一个新台阶。他说,高等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上海纽约大学作为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大学,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的新尝试,一定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俞校长向与会者介绍说,上海是教育部与地方共建“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上海纽约大学从筹建到正式设立得到了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乃至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帮助,体现了政府对于推进改革试点的决心和信心。两个母体大学,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资源,如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组建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凝聚学科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这既是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文化体系的过程、又是将其影响扩展到世界范围的过程。现在上海纽约大学,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学生,都会感受到这一全新教育文化和理念-------“全球教育体系”(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理念。
在评价学生标准和选拔方式方面,俞校长介绍说,就读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但并不以此为唯一依据。学校会通过“校园日活动”模拟课堂、写作、团队合作以及面谈等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求知欲、亲和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表达能力、行为道德、英语应用等诸多能力,结合学生的高中学业、个性素养、高考成绩、综合素质,选拔最适合的优秀学生,其中还包括考察其是否具有学术抱负、开拓精神、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热爱尝试新事物等情况。
在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俞校长特别强调,要突出“多元“化。他指出,要让学生在4年的学习时间里更多接触不同的文化,观察不同的社会形态,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学习、生活,促进对不同文化间的理解、沟通和交融。要让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充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上海纽约大学培养模式的四大特色:一,“全球视野”,培养学生处于不同文化的视野角度下观察、理解、比较各种事物的能力。二,“跨学科”,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多元化”,要求将多元要素渗透到课程设置和授课模式中。四,“中国元素”,要使来校就读的中外国学生,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而不只停留于学习语言文化。学生最大的竞争力在于他们的国际视野,以及跨文化理解、交流、沟通、合作和竞争的能力。俞校长指出,上海纽约大学的通识课程必须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贯通,突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贯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演进和中国文化”教学,而中国元素是特色和重要竞争力之一。
俞校长说,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从纽约曼哈顿岛到上海陆家嘴,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冲撞、交流、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其相互包容推动、取长补短、渗透融合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模式,努力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的创新,任重而道远。
 
三、市教委主任苏明作《当前上海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情况 》报告
苏主任的报告围绕上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四个方面介绍目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对策。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苏主任说,上海2009、2012年两次PISA测试及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两个事例表明:上海率先在全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引发国际社会对上海基础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的高度关注。但也存在局部问题,如个别学校生均体育场地和生均教学用房面积不足、个别区县教师队伍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区县资源配置和学校建设跟不上人口骤增带来的教育需求等。
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苏主任从扩大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范围、深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 改革、开发实施国际水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改革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四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的现状。他说,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表明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突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他说,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可以从就业情况直接反映出来,必须高度重视。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他说,目前市属高校和部属高校之间的整体差异度依然存在,市属高校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他认为,市属高校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的提升学校领导班子驾驭改革发展的能力,要通过下放办学自主权和加大学校机制、体制改革来增强和激发学校的活力。目前,应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建立“三个机制”,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调整经费和资源分配方式,让经费投入聚焦内涵发展,给高校更多自主权,增强高校自主发展能力成为关键。
苏主任指出,上海地方高校高层次和高端人才存量,增量不足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同时要注重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优化。通过加强对新任教师职初培训、青年教师培养资助和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者培养等途径促进高校教师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如启动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完善本科专业年度预警和评估机制;完善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引导高校公布更多衡量学校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数据,使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从质量、机制体制上得到保证。苏主任提出的关于推进上海“2011计划”和上海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建立政、产、学、研、用之间人才交叉流动的“旋转门”制度,设立“中国高校智库论坛”交流平台以及搭建上海高校智库成果推介平台等措施,对于构建与政府、社会、行业的新型纽带关系,提升高校在战略研究、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公共外交、服务社会等方面作用创造条件。
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苏主任指出,2013年上海已基本建成终身教育体系。上海创建了多模式、广覆盖的学习型组织,形成个人、社会和政府合力共建的格局。上海两次接受国家级专家组评估,均显示位居全国首位。下一阶段的目标,一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互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面向全体市民人生各阶段学习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二要建立优质、均衡、便捷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三要建立激发市民学习需求与学习活力的终身教育制度体系。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他认为,改革的关键是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提供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可实施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坚持在全球坐标系中思考和谋划上海教育是本次报告的显著特点。苏主任说,上海需要更多的国际先进课程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要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要建立一批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有标志性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可遵循市场规律,引进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面向全球服务;可允许普通高中或民办普通高中规范举办满足学生需要的国际课程班;建立上海国际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上海国际教育认证中心,与国际权威机构合作,开发本地教育认证标准,提供国际教育认证服务;推动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秘书处等一批国际教育组织落户上海,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服务等。
 
四、各专业委员会活动
    下午,各专业委员会主任作2013年工作总结与2014年工作计划报告,各专业委员会又分别邀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市教委教研室书记于兰英、原金山社区学院院长杨应崧、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华理工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郭旭红、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副主任等专家在分组会议上作专题报告。